刑事和民事的訴訟時效有哪些
刑事和民事的訴訟時效因法律體系和具體案件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我國法律體系中關于刑事和民事訴訟時效的詳細規定:
刑事訴訟時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刑事訴訟時效的期限根據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不再追訴。
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不再追訴。
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不再追訴。
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不再追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民事訴訟時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民事訴訟時效的期限為三年,但也有一些特殊規定:
普通訴訟時效: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最長訴訟時效: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特殊訴訟時效:對于某些特殊的民事權利,法律可能規定了更短或更長的訴訟時效期間。例如,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等,可能適用一年的訴訟時效期間。而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注意事項
訴訟時效的起算:民事訴訟時效期間通常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而刑事訴訟時效則是從犯罪之日起計算,但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則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訴訟時效的中斷: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如果權利人提起訴訟、申請仲裁或者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等,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訴訟時效的抗辯:在民事訴訟中,如果義務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話,法院將不再保護權利人的請求權。而在刑事訴訟中,如果案件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限且未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話,那么將不再進行追訴。
綜上所述,刑事和民事的訴訟時效因法律體系和具體案件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規定來確定具體的訴訟時效期限。
上海煊宏律師事務所——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決方案
律師經驗:刑事律師擁有刑事訴訟26年的豐富經驗
全國客服熱線:18916469285
刑事訴訟,民事訴訟,離婚糾紛,勞動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合同糾紛經驗豐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