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催收公司被定性為惡勢力犯罪集團
自2022年來,湖南十多家催收公司被多地公安異地執法,目前至少有5家涉案的催收公司被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其他多個案件即將開庭審理。已判文書顯示,被告人員無一例外被認定為使用“軟暴力”催收,觸犯尋釁滋事罪,定為惡勢力犯罪集團。
“軟暴力”和“惡勢力”
“軟暴力”和“惡勢力”,成為了這場刑事制裁催收的兩個關鍵詞。根據已有判決,梳理了催收公司被認定實施“軟暴力”的幾大情形:
一、冒充征信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司法人員、鄉鎮村人員,以納入征信黑名單、凍結銀行卡、民事立案、刑事追究等為由,對欠款人及其關系人進行滋擾、威脅、恐嚇。
二、下單貨拉拉、順豐速遞等第三方公司上門,或訂外賣、送鮮花、送蛋糕,或請開鎖匠、修水管工上門。
三、給欠款人及其親友群發騷擾垃圾短信,通過彩信發虛假律師函、失信人員名單、立案通知書等虛假文書;不間斷發送驗證碼,一天上百條,手機響個不停。
四、查詢欠款人單位各部門電話并頻繁撥打,和短信一樣,業內稱為“轟炸機”。
五、在欠款人及其親友、單位同事的抖音、快手等公開社交賬號下的視頻或者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店鋪內,進行評論。如在某起案件中,被告人在100余條抖音作品下評論“xxx欠債不還,一千多元的欠款用各種手段拒絕償還,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六、如果欠款人是公務員,則向其上級單位、紀檢部門、中央網信辦等舉報其行為不端、不誠信等。
判決書中,被告人辯解他們采取這些方式是迫不得已,“如果不給欠款人壓力,他們是不會還款的。”所以,“找弱點、多施壓、變方式”,各種能用的手段都用上,直到欠款人還款。施壓的核心就是:給欠款人講一個“鬼故事”,找欠款人在乎的人和事,嚇唬嚇唬。
“鬼故事”落在催收公司頭上了
這場針對催收公司的嚴打為什么要警方異地執法到湖南省?因為全國催收公司1269家,其中1226家在長沙。
而長沙作為催收公司最大的“集散地”,是有歷史淵源的。2015年6月,新華網報道,長沙市商事登記經營范圍系統新增兩條內容——受銀行委托對信貸逾期戶及信用卡透支戶進行催收服務(不含金融業務,憑銀行委托協議開展服務)、應收賬款管理外包服務。
這是信貸催收服務和應收賬款管理外包服務首次被列入企業注冊經營范圍,且不需前置或后置許可條件。對此新華網還專門采訪了譚曼,當時他的身份還是湖南永雄律師事務所主任,承接十多家銀行累計百億元信貸催收業務。報道稱,長沙注冊條件放開后,譚曼正在注冊同名公司以便開展業務。
而此前,成立催收企業一直受到嚴格限制。比如1995年,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曾明令禁止開辦討債公司,從事討債業務。
但最近五年催收機構政策司法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2000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再次發文取締各類討債公司,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開辦任何形式的討債公司。
2021年3月,“催收非法債務罪”正式納入《刑法》,將使用暴力、脅迫、恐嚇、跟蹤等手段催收非法債務的行為納入到刑法的規制之中。
2022年起,公安部等八部門部署開展了打擊懲治涉網黑惡犯罪專項行動,瞄準“裸聊”敲詐、套路貸、軟暴力催收等犯罪活動。公檢法集中開始了一波打擊暴力催收、反暴力催收的行動,全國多地警方成立專案組、跨省端掉了多個不合規的催收機構。
永雄模式已經過時
目前,整個催收行業的監管氛圍緊張。但多位地方AMC及銀行方人士對不良資產頭條表示:永雄式的傳統催收業務在市場上已經沒有發展前景了。大量的催收公司正在轉型為調解公司,形成一種與債務人平等對話的模式,而并非像此前一樣催收公司為甲方,債務人為乙方,債務人要承受來自于催收公司的瘋狂呼叫和嚴厲施壓。
現在,之所以沒有對催收公司全面打擊主要是要從銀行角度維護金融穩定,但也有一系列限制,比如通過對催收公司通話線路的限制來減少呼出電話的數量;對于盜取濫用公民信息的行為給予最嚴厲的打擊等等。??
??
上海煊宏律師事務所
法律問題咨詢電話:18916469285
業務范圍:律師會見,取保候審,刑事無罪和輕罪辯護(主任律師帶隊,30年刑事案件辦理經驗,一對一服務。)
其他業務:民事糾紛類離婚糾紛、借貸糾紛、遺產繼承糾紛、勞動糾紛、鄰里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