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意損毀文物罪
故意損毀文物罪,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明知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損毀的行為。
故意損毀文物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對象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和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所謂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是指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文物。根據《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珍貴文物包括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紀念物、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革命史獻資料、手稿、古舊圖書資料以及代表性實物等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二、三級,是否屬于珍貴文物由有關部門依法鑒定確認。
此外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所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是指由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核定公布并予以重點保護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物、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所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指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選擇出來的具有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并報國務院核定公布的單位以及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直接指定出來并報國務院核定公布的單位;所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報國務院備案的文物單位。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行為。所謂損毀,是指使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的文物部分破損或者完全毀滅,損毀文物的情況比較復雜,造成的后果各有不同,破壞的程度有輕有重,社會影響也有差異。處理時要作具體分析,認真區分違法和犯罪的界限。應鑒別遭到損毀的是否是其主要的、關鍵的部分,對其外觀的破壞程度等,從經濟價值、社會影響、危害后果等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對某些損壞很輕、影響不大、或者被損壞后易于修復,情節顯著輕微的,亦可以不認為是犯罪,但可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5條第3項的規定,對故意污損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損毀公共雕塑、尚不夠刑事處分的行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本罪是舉動犯,只要實施故意損毀行為,均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文物而故意加以損毀。至于行為人實施損毀行為的動機可能不盡相同,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構成,但是,如果行為人不知是文物將其損壞,或者雖然知道,但由于過失將其損毀,不構成本罪。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多次損毀、屢教不改的;損毀國寶級文物的;損毀大量珍貴文物或致使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毀損嚴重的;損毀文物動機極其惡劣的等等。
故意損毀文物罪認定
認定故意損毀文物罪的關鍵是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首先,從行為的侵害對象來看。本罪侵害的對象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所謂文物,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是指:
(1)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和石刻;
(2)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和紀念物;
(3)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4)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書稿、古舊圖書資料等;
(5)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此外,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的保護。根據《文物藏品定級標準》,文物分為三個等級,一、二級藏品的文物均為珍貴文物,三級文物經國家文物部門依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為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也屬于珍貴文物。
另外,我國文物保護單位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三級。因此,不屬于珍貴文物的三級文物以及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就不能成為本罪的犯罪對象。損毀它們自然不成立本罪。
其次,從行為人的主觀方面來看。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珍貴文物或者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受到損毀,希望或者放任文物被損毀的結果的發生。
如果行為人不知所損毀的文物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時,不成立本罪。認定行為人是否明知,可以從行為人的行為目的、行為動機和行為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樣態等方面綜合判斷,人的主觀方面來看。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珍貴文物或者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受到損毀,希望或者放任文物被損毀的結果的發生。
如果行為人不知所損毀的文物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時,不成立本罪。認定行為人是否明知,可以從行為人的行為目的、行為動機和行為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樣態等方面綜合判斷。
故意損毀文物罪量刑標準
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故意損毀文物罪立案標準
本罪是舉動犯,只要實施故意損毀行為,均構成本罪。
煊律網 · 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決方案
煊律網 · 一個可以在線免費法律咨詢的平臺
煊律網 · 一個24H律師咨詢免費平臺
煊律網 · 全國客服熱線:400-9918829
煊律網 · 刑事訴訟經驗豐富,民事訴訟,離婚糾紛,勞動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合同糾紛等。